一、应用场景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广泛应用于仓库、数据机房、冷库,电厂、石油化工企业、智能仓库、购物中心、剧院等重点防火单位。这些场所通常面积较大、人员密集或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火灾防控难度大。通过安装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可以实现早期火灾预警,提高消防响应速度,将火灾消灭在萌芽中。
二、布置规范要求
2.1 采样管的布置规范
-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及《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1026-2013的规定,
- 在布置采样管时,还应考虑美观和实用性。例如,在地铁站台和车厢内,可以采用吊顶安装或侧墙安装的方式,使采样管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数据中心和档案库内,则可以选择地板下或天花板上的隐蔽位置进行布置。
2.2 采样孔的数量和间距
- 采样孔的数量和间距应根据被保护区域的大小、形状以及火灾特性来确定。一般来说,每个采样孔的保护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间距不超过8米。但具体数值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在布置采样孔时,应确保整个被保护区域都在采样系统的覆盖范围内。对于高大空间或开放区域,可以采用分层布置的方式,设置多排采样孔以提高探测精度。同时,还要避免采样孔直接对向空调风口、通风口等气流干扰较大的区域。
三、实际布置间距
3.1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间距的确定因素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布置间距需根据多个因素综合确定:
空间高度:不同高度的空间,烟雾扩散的速度和方式不同。较高的空间可能需要更密的采样点布置。例如,在高架仓库中,由于热障效应,烟雾可能会在顶部聚集,此时需要增加上部区域的采样点密度。
气流运动:通风状况对烟雾的流动有显著影响。在空调或自然通风条件下,空气流动可能会导致烟雾快速分散或移动,因此需要考虑风速和气流方向来调整采样点的间距。例如,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场所,可能需要更密集地布置采样点以确保快速检测到烟雾。
探测区域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区域对探测灵敏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高风险区域如服务器房或厨房等地方,应当适当减小间距以提高探测灵敏度。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区域内可能存在的障碍物,这些也可能影响烟雾的传播路径。
四、布置注意事项
4.1 靠近墙壁的距离规定
- 根据规范要求,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距离墙壁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采样孔间距的一半。这是为了确保探测器能够有效捕捉空气中的烟雾颗粒而不会受到墙壁表面附着物的影响。例如,在地铁车站这样的环境中,墙壁附近可能会有广告板或其他装饰物,这些物体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烟雾的扩散或者产生误报。
- 此外,这个距离范围内的空气流动性较好,有助于提高烟雾到达探测器的效率。如果安装距离过近,可能会导致局部区域内的气流不畅而影响探测效果;反之,若安装得太远,则可能无法及时探测到来自该方向上的烟雾入侵。
- 对于特殊场合如含有电磁干扰的设备房间内,应当采取屏蔽措施保护空气采样线路免受外界干扰的影响。比如可以使用金属导管代替普通塑料管道来减少外部信号对传输线路的影响。
- 另外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工作的场所(如冷库或高温车间),还需要选择耐高温或者低温型号的管材以及相应的配件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不受环境因素影响。